您好,欢迎光临南陵县建筑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0553-6919865
E-mail:nlxjzyxh@126.com
传 真:0553-6919865
地 址: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央商业广场1#楼建筑大厦15层
 
相关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相关文件  
 

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绍兴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12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226

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查炎平 任旭 李强

 


编者按: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文化、传承着情怀。自古以来,古越大地能工巧匠辈出,“工匠精神”代代相传。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绍兴建筑工匠敢为人先、辗转全国、走向海外,打造了绍兴建筑“金名片”,建筑业成为绍兴市举足轻重的重要支柱产业。绍兴也因此成为浙江省首个建筑强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建筑业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金名片”的含金量

    建筑业是绍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绍兴建筑业在时代的潮流中阔步前进,积极抢抓机遇,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支劲旅,造就了享誉全国的绍兴建筑“金名片”。归纳起来,这张“金名片”主要呈现出“高、强、广”三大特点。

    经济贡献度高。2018年,绍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990亿元、占浙江全省的比重达到28%,实现税收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21.5%,有力地带动了建材、物流等多个关联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推动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行业整体实力强。绍兴被评为省政府首批任命的“建筑强市”,在绍兴建筑行业中,拥有特级资质企业达到20家,占浙江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在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11家绍兴企业中,建筑业企业占6席。在2018年ENR中国承包商80强中,绍兴建筑业企业上榜6家。北京“鸟巢”、央视新大楼、阿尔及利亚机场、新加坡达利银行大厦等建筑精品不断涌现,累计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业内顶端奖项100多次。

    市场覆盖面广。在国内,绍兴建筑人的足迹遍布所有省市,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省级市场达到15个;在国外,32家建筑业企业取得境外承包工程资格,中成建工、宝业建设、精工钢构等企业,已在日本、俄罗斯、新加坡、越南和沙特等国承揽施工业务,成为“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民营企业典范。

“金名片”助力绍兴高质量发展

    “绍兴的高质量发展,建筑业必当有所作为、也必能大有作为。”近年来,绍兴始终把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提出了要念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业经”的战略部署,而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产业正是念好“两业经”的题中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绍兴“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八大千亿元级产业之一,绍兴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并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待遇。包括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内的绍兴市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双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今年4月,又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从行业转型发展、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建筑品牌等七大方面,提出了23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具体发展措施,着力在建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新型绿色节能建材制造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将为绍兴建筑业继续走在前列注入强劲动能。

    在战略机遇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浙江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为绍兴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也愈加显现,绍兴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优势,在装配式、工业化、钢结构等现代建筑业领域不断抢占价值链高端,打造出多个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头羊与领军者,持续提升“金名片”的含金量,为绍兴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建筑业企业是“金名片”的主人公

    绍兴建筑业企业声名赫赫,是推进绍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这与全市上下将其视为“金名片”主人公的定位息息相关。

    在绍兴建筑产业发展大会上,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重点提出要关注龙头企业的整合集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关注建筑科技、企业创新和人才引进,夯实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关注环境营造和政策供给,促进全市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指出要结合“三服务”活动,全力优化企业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广大建筑业企业在绍兴这片创业创新沃土上,得到更好发展,共同谱写绍兴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长期以来,绍兴市各相关部门持续提高行政审批、招标审查、市场管理、质量安全、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办事效率,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管理上“做加法”,有力地增强了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场、修炼内功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也对建筑业企业提出了时代的要求。一是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建筑产业发展趋势,传承“绍兴工匠”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广阔的国际视野、超前的市场意识和务实的经营举措,不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围绕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全装修等重点,加大建筑结构、部件和模块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块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更多勘察、设计、制造、施工、配套一体化的现代化建筑业企业,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提升开放格局,坚持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一体化发展,深耕绍兴本地,立足长三角和大湾区,放眼全球市场,勇于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稳步推进全球布局,着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四是要永葆“工匠精神”,把每一个产品都当作精品来雕琢,把每一个项目都当作经典来打造,以匠心创造更多百年工程、传世之作,不断把“绍兴建筑”品牌推向新的高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绍兴建筑业发展正迎来最好的时光。未来,绍兴将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围绕打造万亿元级“建筑强市”目标,以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主要突破口,推动建筑产业朝着标准化、工业化、绿色化、集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同时,坚持政银企联手、产学研合作,抢抓机遇、携手并进,合力擦亮绍兴建筑“金名片”,实现绍兴建筑业新时代下的新跨越。

    作为浙江省建筑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绍兴建筑业延续着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先发优势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转型发展、走出去发展、绿色发展上求突破、下功夫”,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稳居浙江省第一,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8年,绍兴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990亿元、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达156亿元。

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

    近年来,绍兴市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号召,做出了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跃升的战略决策,并以此加快建筑产业结构调整,构建行业转型发展新体系。发展至今,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已然成为绍兴建筑“金名片”最亮眼的存在。

    2017年,绍兴市成为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相继培育了宝业、精工、亚厦、华汇设计及建业幕墙5家全国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入选数约占全省1/3,并拥有省级示范基地4家,省级示范企业6家,基本形成具有绍兴特色的产业化技术体系。2018年,绍兴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724.9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25.2%。同时,绍兴市积极发挥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区域先发优势,参与行业相关规范标准编制,主编或参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建筑产业现代化国标、行标、地标、图集等20余项。

    作为绍兴“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八大千亿元级产业之一,绍兴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并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待遇。为此,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推进装配式建筑及住宅全装修等相关工作,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为更好地推动绍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在研究其他先进地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绍兴实际,绍兴市相继颁布实施了《绍兴市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绍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发展思路逐步清晰,绍兴装配式建筑及住宅全装修步入依法依规实施阶段。

    创建系列支撑平台。为破解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推动创建了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建筑工程与住宅产业化研究院)、一个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一个技术团队(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发展联盟、一个信息化网络平台(现代建筑产业网)、一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等等。一系列平台的创建为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为积极发挥企业在市场上的主观能动性,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通过企业走访、推出试点项目、促进当地企业与大型国企强强联合投建生产基地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鼓励绍兴建筑业企业参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目前,宝业、精工、亚厦、绿筑、展诚等企业陆续成长为行业内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绍兴市已投产产业化基地30家(其中PC基地10家,设计产能近50万立方米),涵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全装修及部品构件等多个领域,企业参与积极性大幅提升。

    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为探索适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人才培育模式,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和职业素质,弘扬工匠精神,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托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全省首个装配式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基地,以引导更多的企业、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参与各类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培训工作。仅2018年,共举办各类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培训14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

走出去发展——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

    如果说在绿色发展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中谋得发展先机是响应号召,那么,绍兴市的走出去发展则更多的是由来已久的主动作为。从创业伊始,绍兴建筑业就敢于跳出舒适区,敢为人先,辗转全国、走向海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强劲的辐射力和竞争力。目前,绍兴市省外建筑业产值保持在总产值的70%以上,2018年,绍兴建筑业共完成省外产值5724亿元、增长4.2%,100亿元以上的省级市场达到16个。

    绍兴建筑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国家的支持,是地方政府的推动,也是企业的主动有为。长期以来,绍兴各相关部门持续提高行政审批、招标审查、市场管理、质量安全、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办事效率,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管理上“做加法”,有力地增强了工程建设企业开拓市场的信心和动力。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走出去”步伐,壮大行业总规模,助推更多的绍兴建筑业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全球500强”。可以说,绍兴建筑业不断壮大,是1+1+1>3的强大效应使然。

    目前,宝业在上海、安徽、湖北等地建造产业基地32个,在建和完工项目2000余万平方米;精工在宁夏、雄安、辽宁等地建造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宝业、展诚、越峰、普天、圣鑫等诸多建筑业企业通过本身的稳健发展、政策支撑相继至全国范围内承接到多个重点项目。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绍兴建筑业借助外交优势、政策优势、资质优势,加快拓展境外市场。多年来,绍兴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绍兴建筑业企业“借船出海”,拓展国际市场,为绍兴建筑业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与央企、国企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建筑市场,绍兴一批建筑企业争相跨出国门。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绍兴市建筑业企业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有32家建筑业企业取得境外承包工程资格,宝业、精工、亚厦等建筑业龙头企业相继在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十多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承接工程,承建了沙特国王塔、沙特吉达国际机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是行业大势,更是时代要求。未来,绍兴将坚持政银企联手、产学研合作,抢抓机遇,携手并进,合力擦亮“绍兴建筑”金名片,实现建筑产业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上一篇: 中天建设工地上的10项高效工法,值得学习
下一篇: 将工程总承包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选择——从《征求意见稿》谈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
 
 
Copyright©2018南陵县建筑业协会    皖ICP备18022104号-1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央商业广场1#楼建筑大厦15层   联系电话:0553-6919865   邮箱:nlxjzyxh@126.com

皖公网安备 34022302000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