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是工程建设的参建各方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出发点,采取的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违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逃脱质量监督验收程序的行为,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违法行为。
建设方:为降低工程造价而要求设计方、施工方采取或使用低质量的材料、构件等进行设计与施工。施工单位(包括总包、分包、班组):材料质量低于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不按施工工艺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工程施工的组织者、直接管控者,是工程质量控制最核心、最关键的主体,应该在防止工程建设偷工减料上发挥主导作用。2)框架柱与梁交接处的加密箍往往会少放1~2个,有的只有外箍而没有内箍。5)钢筋原材不切割平头,直螺纹连接有效丝扣数不足。6)采用“瘦身钢筋”,盘卷钢筋拉伸率超过规范要求(光圆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1)模板、木枋厚度、尺寸、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钢管扣件厚度过薄,锈蚀严重.2)支模架不设扫地杆,立、横杆间距过大,防滑保险扣件未扣,上部不设纵横水平杆。防滑保险扣件未扣;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超过规范要求。3)模板拼缝过大时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使用蛇皮袋堵漏。6)柱墙封模前,底部松散混凝土、锯木灰、杂物等未清理干净;梁底锯木灰、杂物等不清理。7)砼等级相差较大的梁柱接头不用钢丝网等进行拦堵或拦堵不牢固。5)楼板未进行二次抹面、不收光、不浇水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6)施工缝不凿毛,如,柱墙施工缝处未将松散的混凝土、浮浆清除。7)屋面、卫生间等处吊洞未分两次浇筑,易造成渗漏。③、分两次浇注高一级强度的细石砼,第一次砼厚度控制在板厚1/3~1/2处并用钢筋棒捣鼓密实,第二次砼浇至离板口处作收光处理,④、再用防水材料进行处理一遍(管边上反至出建筑标高50mm,周边出洞边150~200mm),做闭水试验。8)砼浇筑时无钢筋工、木工值班,跑、暴模无人处理。9)后浇带浇筑时不凿毛、不清理、不抽水、不养护等。1)砌块尺寸偏差较大、养护龄期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2)抹灰未做护角、打饼数量过少,抹灰时一次成活,抹灰后未进行养护。1)防水材料采用非标产品,如卷材厚度不够等指标不达标。2)防水施工时基层处理不到位,如不坚实、清理不干净;阴阳角未做圆弧角,不做防水附加层。卷材防水面层基层中的阴阳角等处要做圆弧。圆弧直径要求:沥青防水卷材200~300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40mm。卷材防水面层基层中的阴阳角等处要做圆弧。圆弧直径要求:沥青防水卷材200~300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40mm。卷材压入墙体凹槽内,用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密,凹槽距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少于250mm,凹槽上部墙体做防水处理。半成品、成品材料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也就是常说的“非标”产品,如栏杆用不锈钢管的厚度、瓷砖等装饰材料,很多分包靠以差代优、以次充好来,赚取利润。1、严格材料验收制度,防范分包靠以差代优、以次充好赚取差价。2、事前做好交底,交底内容应可操作、明确工艺流程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对工序较复杂、质量通病频发的部分,一定要样板引路。5、对于频发的质量问题要有处罚、修补措施。对屡教不改的作业队、分包商应清退出场。原标题为《施工现场“隐藏至深”的偷工减料行为,不能做但必须知道!》 |